本 文 约 3618 字
阅 读 需 要
9 min
宋开宝九年(976年),十月二十日,一场纷纷扬扬大雪降临都城东京(汴京)。
入夜,雪大些,内城四角勾栏瓦肆喧嚣如昼,游人如织,商贩不绝。奉行数百年的宵禁制度,随着唐帝国的毁灭后,愈发弛废,到北宋初期,业已名存实亡。
在汴京,繁华喧嚣的街市要持续到二更时分才会沉寂下来,一千年后,唯有汴河水,潺潺述说这盛世幻象。
清明上河图
十月二十晚,在繁华下,在灯火阑珊皇城中,一场血腥卑劣的权力游戏正在上演。
开宝九年,陈桥兵变已过去十六载,大宋军队在南北战场节节胜利,五代十国中,除吴越、北汉苟延残喘,其余诸国,或灭或降,陆续被赵宋吞并。
五代十国
39岁的赵匡胤野心勃勃,倘不出意外,自晚唐时期开始的藩镇割据,将会在他手中得到终结,天可怜见,或许宋军还能收复幽云十六州,扫穴犁庭,绞杀尚在萌芽状态的女真蒙古势力,恢复盛唐秩序·······
39岁,这个年龄对很多帝王来说,丝毫不显老迈。
曹孟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时,年逾五旬,于是才有“神龟虽寿犹有竟时”的感慨。
而始皇帝嬴政,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,还奔波在东巡的路上,据说是为了搜寻徐福口中的不死药。
当然,关于嬴政屡次前往东郡的原因,用我们大学导师的话来说,始皇东巡,是要彻底解决日本问题·····
总之,不到四十岁的赵匡胤,在开宝九年,有着无限可能,就在这年春天,群臣上书,建议皇帝改年号为“一统太平”,以显文治武功。
结果被赵匡胤果断拒绝了。
“燕、晋未复,可谓一统太平乎?!”
这话与“匈奴未灭,何以言家”何其类似!
所谓王霸之气,当是如此。
后,赵光义登基称帝,为宋太宗,改年号为“太平兴国”。
宋太宗曾两次北伐,皆遭惨败,最后一次,被辽军弓箭射中,终因箭伤拖累,早早撒手人寰。
事实证明,赵二治国打仗一团乱麻,搞起阴谋诡计来,倒是比他兄长更胜一筹。
这个太平兴国年号,颇有些后现代黑色幽默,自赵光义北伐失败后,赵宋王朝对辽国由攻转守,之后岁币和亲,不一而足,宋初尚武精神,如滔滔江水,一泻千里。
烛影斧声
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,就在这一晚,据史书记载,宋太祖忽然大病,招晋王赵光义议事,左右不得闻。
席间有人看见宫内烛影摇动,仿佛赵光义离座退避,又过片刻,听到斧子戳地击物的声音。
当夜,太祖驾崩,宋皇后让王继恩去叫秦王赵德芳(太祖之子)来。但在这时,王继恩忽然叫道“晋王来了!”
宋皇后见赵光义,大吃一惊!对光义乞求道:“吾母子之命,皆托于官家。”
赵光义哭着回答道:“共保富贵,勿忧也!”
第二天,即十月二十一日,赵光义匆匆登上皇位。
至于当晚发生种种,被后世称之为“烛影斧声”,不过所谓悬案,当然仅仅存在于赵宋期间,对这晚发生的事情,人们或用文字记载,或口口相传,但不论采取什么形式,都不直接写出或说出,却把深意写在潜台词中,作为言外之意和画外之音。
及远懿太子(即宋高宗仅有的一子)薨,高宗未有后,而昭慈圣献皇后(即宋哲宗废黜的孟后)亦在·······高宗曰:“太祖以神武定天下,子孙不得享之,遭时多艰,零落可悯,朕若不法仁宗为天下计,何以慰在天之灵!”于是招选太祖之后······①
宋仁宗传位于养子赵曙
这里话已经说的很明白,宋高宗等人皆以为,应当把皇位还给太祖的后代,言外之意即是,太宗当年继承皇位是用不正当手段得到的。
赵光义当年所做作为,借用晋明帝司马绍之口说出来最是恰当:
王导、温峤俱见明帝,帝同温前世所以得天下之由。温未答,顷,王曰:“温峤年少未谙,臣为陛下陈之。”王乃具叙宣王创业之始,诛夷名族,宠树同己,及文王之末高贵乡公事。明帝闻之,覆面著床曰:“若如公言,祚安得长!”②
司马昭之心
东晋的第二位皇帝,晋明帝司马绍,有一日见到王、温两人,向其询问司马家夺取天下的来历,王导便从司马懿开始讲起,一直讲到司马师指使帮凶弑杀高贵乡公(曹髦),听得晋明帝心惊肉跳,掩面而泣说:
如果历史真的像您说的这样,我们司马家的江山如何能长久啊?
宋太祖从后周孤儿寡母手中夺得天下,没想到自己的天下也被别人从孤儿寡母手中夺走,不仅如此,赵匡胤的四个儿子,竟然和他老上司柴宗训的儿子一样,皆不得善终。
滕王赵德秀,早亡。
舒王赵德林,早亡。
原本应该成为大宋太子的秦王赵德芳,在烛影斧声后第六年,突然病逝,年仅23岁。
魏王赵德昭,在北伐辽国战争中,被以为太宗战死的众将簇拥“登基“,引起赵光义不满,后因宋太宗恶言相向,赵德昭最终自杀。
机关算尽
当初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后,殚精竭虑,机关算尽,立下很多防微杜渐的政策,却也不料“季孙之忧,不在颛臾,而在萧墙之内也。”
最让人觉得狗血的是,泯灭人性,夺取兄长皇位的赵光义,若干年后,也难道这场权力游戏的修罗场。
据《宋史》记载,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自幼聪明机警,容貌酷似赵光义。且有武艺,善骑射,还曾经随父亲出征太原、幽蓟。本是最合适的皇储,不却因叔父赵廷美冤死而发疯。
赵光义的二子,继赵元佐之后,被寄予厚望的陈王赵元僖于纯化三年(992年)突然病死,太宗闻之悲痛不已,罢朝五日。据坊间传说,这位城府颇深的准太子是被自己爱妾毒药毒死·······
五年后,赵光义病死,享年59岁,在此之前,三子寿王赵元侃被立为皇太子,改名赵恒。
997年,皇太子赵恒继位,是为宋真宗。
最后,这场因藩镇割据余毒浸染而起,经历黄袍加身,烛影斧声一系列悲剧,吞噬掉柴氏,赵氏无数英灵的权力游戏,能否因真宗上台,迎来它的休止符?
拭目以待。